2018年5月15日,中国传统婚俗需要婚俗文化、婚礼文化、婚庆文化并驾齐驱。

发布时间:2024-08-09 23:10:16 作者:办公室 阅读量:1262


    2018年5月15日,中国婚俗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秉季首期开讲了《中国婚礼·婚嫁五意》的课程培训,从婚庆行业术语概念为切入点娓娓道来,延伸至婚俗、婚礼、婚庆的内涵,继而阐述了什么是《婚俗文化》、《婚礼文化》、《婚庆文化》,并举例一一说明文化的含义与简要理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是剖析了婚庆行业从业工作年限短、靠青春挣钱的症结,我国大部分男主持45岁以后、女主持人35岁以后接单量逐渐减少,最终忍痛离开热爱的婚礼行业而转行,刘秉季主任一针见血的指出:“婚庆行业目前从事的主要是婚礼庆典活动,主持人死记硬背一套台词,就可以做10年、20年,一旦青春不再靓丽与帅气,也就逐渐失去了新人的青睐,自然而然也就没有婚庆的单子接了,主要原因是婚庆行业是在单车上路,身份依然30年来没有改变的婚庆人。如果想改变不离开热爱的婚礼事业,就需要婚俗文化、婚礼文化、婚庆文化并驾齐驱,学习行业文化知识,树立文化自信,彰显文化价值,才会永远从事热爱的婚礼事业。”


中国婚礼研究院院长刘秉季 《中国婚礼》核心《婚嫁五意》授课

    同时,刘秉季主任指出:“千年的古语说得好:干什么,吆喝什么;你是做婚礼庆典的,你现在吆喝的是卖庆典道具,做的是道具营销;那么,如果没有结婚礼仪,也就没有了婚姻习俗,也就更谈不上婚礼庆典。婚庆行业根在婚礼,根在婚礼文化中、魂在婚俗文化中。目前婚礼主持人现状就是在婚礼现场只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流程指挥员,新人一生只结一次婚,对结婚礼仪、婚姻习俗不了解,主持人也是不懂,而婚庆策划师策划的是结婚庆典流程和场布以及婚礼的环节部分,鉴于新人提出的结婚问题无从回答,整个结婚接单流程就是购(道具)与买(道具)的过程,新人要什么道具,就提供什么道具,造成了整个婚庆行业的文化缺失,继而引起社会对婚庆人所从事的工作是一个没有文化含量的、行业的看法,所以,引发了婚庆行业从业人员工作年限短的问题。”


    中国婚礼研究院院长刘秉季开讲的《中国婚礼·婚嫁五意》课程

    刘秉季主任言简意赅的行业分析,开讲的《中国婚礼·婚嫁五意》课程,以及提出重要的行业工作方向:

    1、各级媒体报道,《中国人结不起婚》文章比比皆是,外部原因出在大众对“婚礼”与“婚庆”概念的混淆,其二有一部分是行业错误引导。行业内部出在婚庆利益的驱使上,其二出在婚礼文化的缺失上。千百年来,无论贫穷富贵的家庭,都是结得起婚的,结婚重要的过程是礼仪,而非庆典活动,是婚礼庆典花费阻碍了结婚的脚步。刘秉季呼吁社会与行业分清“婚俗”、“婚礼”、“婚庆”的概念与含义;

    2、鉴于行业乱象问题,提倡行业术语“中式婚礼”、“西式婚礼”、“×式婚礼”、“中国婚礼”的规范使用,无论哪一种婚礼表现形式都是婚庆的成分,而不是真正的结婚礼仪。就目前的行业术语使用现状:“中式婚礼”应是外国人按照中国结婚礼仪举办婚礼而言的,并不适合我国大众,建议取消;国内举办的所谓的“西式婚礼”也并非是纯西方礼仪的婚礼,建议为“时尚婚礼”;以年代或以个人姓氏命名的“×式婚礼”建议终止;大力提倡、宣传、推崇“中国婚礼”的术语使用;

    3、行业内部要提倡“婚庆人向婚礼人转变”学习婚礼文化,才有传承文化可言;

    4、鉴于行业错误引导,大力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宣传“结婚要办中国婚礼”;

    5、结婚礼服体现了每个民族服饰中最具体的文化特征,世界各地文化风俗不同,结婚礼服也各具特色,大力弘扬“中国新娘穿中国嫁衣”;

    6、在教育培训方面,重点厘清“婚俗”与“婚礼”与“婚庆”的相互关系,业内讲师以及各类婚庆培训机构,在授课期间提倡学员:婚礼指导婚庆,婚庆服务婚礼,在礼仪与服务的原则进下行培训,参照当地婚俗举办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婚礼;

    广东大妗姐婚庆文化产业的中国婚俗文化师陈秀冰在会上表示,刘秉季主任授课的内容,正是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精髓,正是当下各地的大妗姐需要修炼的职业文化素养。

中国婚礼研究院

China Wedding Research Institute

中国婚俗、婚恋、婚礼、婚庆、婚姻研究机构

办公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泰禾中央广场(中国婚俗文化专业委员会办公区)

邮箱:179743254@qq.com

坚定文化自信 担当文化使命

   我要留言  网站地图
Catfish(鲶鱼) CMS V 6.7.3